2022年12月15日。现在全国楼市陷入困境,房地产业拖累了国民经济。需要尽快调整政策,特别是应让“住房限购”政策有序退场。有人说取消“限购”难,带来房价上涨怎么办?我要反问,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再难,难道会比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更难吗?
新冠疫情严防了三年,不惜一切代价严格封堵,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看到封堵办法扛不下去,不仅医疗成本巨大,而且经济代价巨大,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是也就果断地调整了吗?为什么原先那么严厉呢?我看就是“父爱主义”,生怕人民群众受到伤害,特别是要保护好老年人。那么疫情防控政策是怎么调整的呢?就是基本上180度转向。管得严时到处都查验,调整后就不查验、不隔离,不限制上班了,不阻碍开工了,一夜之间“大白”都不见了,核酸检测点大部分撤了,方舱医院也开始拆除了。结果人民群众反而自己格外小心防止染病,自己花钱买检测盒和买药物。相信疫情在经历爆发后会逐步走向平息,这场灾难就渡过了。其中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值得房地产调控好好学习。
其实房地产调控政策过去比疫情防控政策变脸更快,从2006年以来出现了五个“蹦擦擦”就是明证。政策打压时对楼市什么都限制,到经济扛不住时就赶快改变政策,180度转向启动楼市“去库存”。楼市政策从来没有“平稳”过,都是在两个极端中跳来跳去。目的也是为了人民群众,怕出现“房价上涨”伤害人民,还是“父爱主义”。结果每次都把经济折腾得不轻,房价上涨也从来没有控制住。这三年打压楼市政策叠加三年疫情防控,让全国经济持续低迷,居民预期很差没有信心。金融监管机构看不下去赶快放款支持,此时楼市“限购政策”还不赶快放开,在等什么呢?
楼市政策怎么放开呢?就是学习疫情防控政策的经验。严厉管控时处处限制;放开后就都不限制了,让人民群众自己把握,疫情反而会慢慢走向平息。疫情防控这么大政策都能调整,楼市政策调整不就更容易吗?更不用担心专家与社会舆论会怎么说,疫情防控政策一变,专家与舆论不是在一夜之间就都改口了吗?
疫情防控三年成果巨大,病毒已经大大被弱化了。而且等来了特效药品,辉瑞的“Paxlovid”,中药的连花清瘟,不知道管不管用。但是解决“房价上涨”本来就有很管用的特效药,就是我们在房改时设计的“住房双轨制”,后来被中央表述为“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在完善“两个体系”中,政府职责主要是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房,而有房居民愿意看到商品房价格稳定上涨,担心房价下跌家庭财产受损害。看看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好的国家和地区,房地产政策就没有这么折腾过,说明这个特效药还是很管用的。
加快完善两个体系实现“租购并举”,是中央反复强调的明确要求,把未来楼市政策说到家了。我希望这次房地产政策调整回去以后,不要两三年后再陷入误区,不要在楼市政策上再折腾。
最后我留下两道思考题:1、本轮房地产跌幅这么深、对国民经济损害这么大,管理层什么时候才能下决心改变政策?2、本轮房地产调控教训这么深刻,它到底能够让管理层记住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