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报道称中国农业银行针对雄安地区购房者推出了新的商业贷款产品“连心贷”。据悉,申请“连心贷”的,房屋买卖合同中登载的买受人应为男女双方,所购住房应归属双方共有,既可由男女双方作为共同借款人申请贷款,也可由一方单独申请贷款。一方单独申请贷款的,另一方应作为连带责任保证人,在贷款存续期间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据了解,北京地区农行某支行客户经理称,该行连心贷业务近期暂停办理。同时,农行客服人员表示,连心贷“因目前总体业务量较小,已处于停办状态”。
事实上,“连心贷”对于银行来说整体风险可控,但对借款人有风险。因此近期再次推出,就引发诸多争议,如男女朋友关系不稳定、分手时难以推出、产权份额界定纠纷等问题纷至沓来。
对此,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曾表示,"连心贷"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产生了很多问题。一是,很容易发酵成社会热点问题或被网友调侃的话题,反而使得既有的正规信贷政策受冲击。很重要的原因是,部分房贷产品突破了原有房贷的标准流程,过分地从推销房贷的角度入手,结果可能试点不成功,反而留下了网友的调侃或质疑。二是,房贷产品是需要积极创新的,这是需要肯定的。但是创新是需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和前提的,即相关产品可以覆盖尽可能多的用户。类似“百岁贷”和“同心贷”,可能也有部分购房者有需求,那完全可以按照特批的方式操作,没必要形成专门的一类贷款产品。否则这样反而可能会挤压其他一些合理的房贷需求。银行要把贷款的创新重心做调整。